中国人民银行: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
元描述: 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行长潘功胜就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部署,谈到完善中央银行制度、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金融高水平开放、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等关键问题。
引言: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为中国金融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国人民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掌舵人”,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为了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我们专访了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行长潘功胜,听他谈谈如何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
这场访谈是了解中国金融发展趋势、政策走向的关键窗口,让我们一起走进潘功胜行长的思考,洞悉中国金融未来的发展方向。
完善中央银行制度,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加快完善中央银行制度,这将如何落地?
潘功胜行长表示,完善中央银行制度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更加聚焦“双支柱”支撑实现“双目标”,即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实现币值稳定和金融稳定双目标。围绕中央银行的职责,中国人民银行将重点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1. 完善中国特色现代货币政策框架: 这是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核心。我们将更加注重发挥利率等价格型调控工具的作用,丰富货币政策工具箱,健全政策沟通机制,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
2. 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和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处置机制: 这是中央银行维护金融安全稳定的支柱。我们将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加强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范和处置。
3. 健全金融市场和金融市场基础设施体系: 这是中央银行履行好宏观调控职责的基础。我们将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金融市场制度建设,着力建设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金融市场,建设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金融市场基础设施体系。
4. 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金融新体制: 我们将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积极参与全球经济金融治理与合作,打造更加开放的金融体系。
总而言之,中国人民银行将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坚定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持续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和金融强国建设。
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实体经济腾飞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货币政策将如何更好支持经济回升向好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潘功胜行长强调,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精准有效,有力支持经济回升向好。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加强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着力支持稳定预期,提振信心,支持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在货币政策的调控中,我们将注重把握和处理好三方面关系:
- 短期与长期的关系: 既要立足当前,支持经济回升向好,又要着眼长远,防范经济金融风险。
- 稳增长与防风险的关系: 要统筹考虑稳增长和防风险,既要支持经济发展,又要控制金融风险。
- 内部与外部的关系: 要统筹考虑国内经济金融形势和国际经济金融环境,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精准有效,加大调控力度,加快已出台金融政策措施落地见效,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货币信贷合理增长,推动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稳中有降,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我们将进一步提升货币政策对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的效能,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力度,更有针对性地满足合理的消费融资需求。同时,研究储备增量政策举措,增强宏观政策协调配合,支持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好发力见效,坚定不移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赋能经济发展新引擎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积极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中国人民银行在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方面取得了哪些进展?下一步有何考虑?
潘功胜行长指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也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过去5年,我国普惠小微贷款、绿色贷款、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年均增速都在20%-30%左右,大幅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融资可得性明显提升,融资成本处于历史低位。同时,我国网络金融、移动金融快速发展,在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提升金融的普惠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我国金融发展的亮点之一。
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加强与工信、科技、环保等行业管理部门的协同合作,进一步增强金融支持的力度、可持续性和专业化水平,加强政策顶层设计,制定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总体方案,细化政策举措。
同时,我们将聚焦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中小科技企业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持续提升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能力、强度和水平,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撑。
推动金融高水平开放,打造更加开放的金融格局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推动金融高水平开放,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中国人民银行在推动金融高水平开放方面有何举措?
潘功胜行长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将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的取向,增强金融开放政策的透明度、稳定性和可预期性,持续推动金融高水平开放,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 深化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 有序推进金融服务业和金融市场高水平开放。会同金融管理部门进一步完善金融领域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制度。
2. 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我们将坚持以市场驱动和自主选择为基础,持续完善跨境人民币政策,优化人民币清算行全球布局,推动离岸人民币市场健康发展。
3. 持续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支持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4. 打造更加友好包容的营商环境: 统筹推进跨境人民币和外汇管理改革,提升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水平。持续推动做好外籍来华人员支付服务。
5. 统筹好金融开放和安全: 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治理与合作。
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经验表明,扩大对外开放是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和重要保障,是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举措。我们将坚定不移做好金融开放各项工作。
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筑牢金融安全防线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筑牢有效防控系统性风险的金融稳定保障体系。中国人民银行如何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
潘功胜行长强调,目前,我国金融体系总体稳健。中国人民银行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
1. 在宏观层面把握好经济增长、经济结构调整和金融风险防范之间的动态平衡: 避免出现因过度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金融风险的现象。
2. 切实提高金融监管的有效性: 加强监管协同,形成监管合力,有效识别和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
3. 有序化解地方政府债务、房地产、中小银行等重点领域风险: 采取针对性措施,防范和化解重点领域的金融风险。
4. 筑牢有效防控系统性风险的金融稳定保障体系: 推动加快金融稳定相关立法,推进金融稳定保障体系建设,有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中国人民银行将始终坚持底线思维,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金融保障。
常见问题解答
1. 如何理解“双支柱”支撑实现“双目标”?
“双支柱”是指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 “双目标”是指币值稳定和金融稳定。完善中央银行制度,需要更加注重发挥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的协同作用,实现币值稳定和金融稳定的双目标。
2. 如何理解金融“五篇大文章”?
金融“五篇大文章”是指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这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也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
3. 中国人民银行如何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中国人民银行将坚持市场驱动和自主选择为基础,持续完善跨境人民币政策,优化人民币清算行全球布局,推动离岸人民币市场健康发展。
4. 中国人民银行如何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
中国人民银行将加强金融监管,加强监管协同,形成监管合力,有效识别和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并采取措施化解地方政府债务、房地产、中小银行等重点领域风险。
5. 金融高质量发展如何理解?
金融高质量发展是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显著提升,金融结构更加优化,金融市场更加规范,金融监管更加有效,金融风险得到有效防控,金融开放更加稳健,金融服务更加普惠,金融体系更加完善,金融创新更加活跃,金融发展更加可持续。
6. 中国人民银行如何推动金融强国建设?
中国人民银行将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坚定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持续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和金融强国建设。
结论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部署,为中国金融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国人民银行将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加快完善中央银行制度,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金融高水平开放,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为建设金融强国贡献力量。相信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中国金融必将取得新的历史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更加强劲的金融动力。